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20期
编号:12784188
胺碘酮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0期
     3 讨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临床症候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7]。心力衰竭是心功能失代偿表现,此时心脏射血分数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心电活动不稳定,房颤、室速、室颤发生率增加,更易出现心率失常[8-9]。相关报道[10]指出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心率失常发生率70%以上的心脏猝死率30%~70%,由此可见抗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性。研究证实冠心病是造成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11],常规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等是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临床试验证明上述药物容易造成负性肌力,不利于心肌功能的改善。胺碘酮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改善血流动力学,延迟心室肌传导,改善心肌功能。

    本研究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心率、室性早搏总数、左室射血分数和QT离散度是心律失常的诊断性指标,两组治疗后2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两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的心律控制效果比较,观察组心律控制有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胺碘酮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吸氧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地高辛是冠心病的常规治疗策略[12]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8 字符